查看原文
其他

500亿未埋尾!“全宇宙最贵轻轨”陷无底洞,审计署揭轻轨建设糊涂账

澳門日報 2021-08-03

澳门轻轨工程受社会各界质疑

澳门“轻轨神话”的无底洞越挖越深,审计署公布《轻轨系统─第四阶段》专项审计报告,继续剖开这条“全宇宙最贵轻轨”的荒唐事、糊涂账。报告揭露轻轨最新估算,11条短、中、远期的已规划走线中,即使只有8条有所估算,但最新的“埋单价”最低已超过500亿元。到底轻轨还要花多少钱、还要兴建到何年何月,完全是一个谜。

审计署虽然对轻轨的后续发展提出一系列质疑,包括对纾缓交通挤塞的成效及其经济效益等,但始终未有出现“劝停”兴建轻轨的字眼。


轻轨系统短、中、远期共11条走线规划示意图

报告显示,政府自2007年10月宣布落实轻轨一期方案后,几乎磋跎了过去10年时间,由最初预计2011年底澳门线及氹仔线可同时投入运作,演变为现时到明年只有氹仔线预计能投入营运。换言之,截至去年12月,轻轨系统只完成了氹仔线9.3公里的土建工程,占轻轨一期建设规模的44.28%。


轻轨工程规划

短、中、远期共11条走线中,除短期规划的5条走线预计最早于2026年完成外,其余中及远期规划走线更未有订定任何完成时间。

时间不明,资金更是失控。虽然运建办未能提供明细投资估算,但审计署从运建办提供的各走线数据中,整理得出整体估算金额,单单以8条有数可计的走线,资金就已超过500亿元,足足是十年前所谓的42亿元的10倍有多。


审计署质疑天价轻轨经济效益

轻轨投入资金“失控”、建设进度“脱轨”,500亿元都未能“埋单”,社会早已反思轻轨“性价比值不值?”审计署同样就轻轨系统的后续发展提出一系列质疑。

以氹仔线为例,总共投入约108亿元建设费,当中作为“基本消费”的车厂、行车系统、车卡等合共约56亿元;至于11个车站及路轨建设则约52亿元,平均每个站5亿元。加上每年平均超过9亿澳门元的营运与维护费用,当中多少是“固定消费”,多少是因应营运量的增加而需要马上增加,现阶段不得而知。

审计署质疑,将来每年投入至少超过9亿元营运,会解决多少交通问题,是否具备经济效益?长远而言,若需要通过完成余下的全部或大部分建设才能够实质上有效纾缓交通挤塞的问题,涉及的投资量将有多大?日后的营运及维护费用需要多少钱?是否已经科学分析及具备经济效益?

此外,按照现时的规划,需要到哪个节点,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实质上有效纾缓交通挤塞的问题?须知道,到达那个节点所需的时间越长,需要的时间及公帑则越多。

审计署又质疑澳门段对交通纾缓的效益,包括东线是经第四条跨海通道或是另建一条跨海通道,其不确定性是否太大?内港线的施工可行性及造价会否非常高昂?以及妈阁站的客流量有可能被高估,这样的安排可带来的经济效益亦相当有限等。


脱离成本管控 整体造价欠奉

轻轨走线投资估算表

轻轨建设“洗湿咗个头”,审计报告指出,运建办于2016年呈交上级审批的建议书中,既没有每条走线的初步估算资料,甚至整个轻轨项目合共11条走线的粗略整体造价亦欠奉。除不利于对经济效益进行考虑,亦令到决策者无法掌握将来大概的财政负担,难以确保符合基本法量入为出的原则。这样更会令特区政府陷入一个进退失据,甚至乎要面临骑虎难下的困局。


审计署指出,综合四次跟踪审计所反映的情况,政府在2007年提出轻轨造价42亿元,历经多年,因种种未如理想的工作安排而影响工程进度,运建办至今仍无法明确计算出整体工程的造价,并倾向以“边做边改”、“判给后才公布造价”的方式,制造“从来无讲过起轻轨用几钱”、“没有超支”的表面现象,长期逃避交代整体计划的详情,结果令轻轨工程脱离了成本管控的合理范围。

这项由运建办主导超过十年的工程投资金额不断增加,工期不断延长,管理成效不彰,未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至今仍未能明确公布,基于欠缺全面而客观的计价过程和开支预算,致使无论是公众还是决策者都较难以分析建设轻轨是否物有所值。


轻轨一拖再拖 运建办难辞其咎

白驹过隙,十年过去,轻轨一期建设完成率仅四成四,慢如蜗步,谁之过错?审计署公布《轻轨系统─第四阶段》专项审计报告,发现罪魁祸首在源头,运建办难辞其咎。特别是在批准延长工期的问题上,搞笑理由同样过关。

审计报告揭开氹仔线的三个工程分段均曾获批准多次延长工期,延长的工期日数占原工期的95%-111%不等,等于用了双倍时间才完成。

报告揭露莲花口岸附近的桥墩工程中,原桩柱工程应于2012年12月展开,2013年5月完成,但至2013年9月,即工程预计完成的4个月后,承建商才于定期会议中向运建办报告,一个门架式交通指示牌占用了安装钻孔桩机的位置,阻碍桥墩施工。但最后发现只需要使用一台较小机器便可解决,可见倘能及早处理,绝对可减低对工程进度的影响甚或无需延期。

因一个门架式指示牌做借口而令工期获得延长(示意图)

报告又反映运建办没有就延期的分析审批妥善把关,在一宗关于有关横琴线接驳位欠缺桥墩及底部结构设计的个案中,甚至“未有设计图已请人开工”。

在前期协调管理方面,在一宗关于被北安码头工程的工地临时办公室占据轻轨施工场地的个案中,运建办仅在动工4个月后才发公函予有关部门正式要求迁离,最终导致相关的里程碑延误近1年。


审计报告批轻轨建设进度缓慢

轻轨建设至今,账目、时间表不明不白,《轻轨系统─第四阶段》专项审计报告为社会揭开一些确切数据,特别是曾陷解约风波、判标争议的轻轨车厂进度,截至去年12月,车厂总体施工进度约84.7%;至于西湾大桥的改善工程,由于需配合澳门半岛线的建设进度而于2016年2月暂缓工,截至去年12月底,土建部分只完成比率约为52.67%、机电部分则为30.27%。

列车采购方面,所采购的55组即110节列车截至去年12月,共有7组即14节已运抵本澳及展开各项测试工作。月台幕门及沿线的隔音屏障的安装工作亦已开展。而子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及无线电网络等相关设备亦已陆续运抵本澳并送至氹仔线各车站进行安装及测试。总体而言,截至去年12月列车采购的工作进度为56.22%,比计划的52.98%为高。

另外,报告内详细列出2008年1月1日至去年12月31日期间的轻轨系统所有判给,多达252个。


运建办:造价无法订定 会持续审视优化工作


轻轨审计报告收录运建办的回应,运建办感谢审计署对轻轨系统项目所展开的跟纵审计工作,并对轻轨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及建议,协助运建办从另一角度审视项目筹建的不足并作出改善。运建办会持续审视自身工作并作出优化,务求及早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和可靠的集体运输服务。

运建办指出,经汲取审计署的意见,就近年开展的轻轨系统线路项目可行性研究,运建办已要求负责单位必须采取“动态估算”的方法进行财务评估,以作为政府考虑是否落实有关线路的参考;但由于研究阶段并不具备落实的线路方案及建造工程预计可判给的年份,故不能订定轻轨系统线路项目的造价金额。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